在女性生命中,更年期是一段不可避免的過渡時期,一般發生在45至55歲之間,期間身體的變化和荷爾蒙水平的波動帶來了許多不適和症狀。中醫通過中藥調理、針灸治療和幫助女性度過更年期,避免過早停經,以下為大家分享中醫中藥及艾灸治療延緩更年期的個案。
真實病案: 45歲更年期收經,中醫中藥艾灸恢復月經延緩停經
45歲羅小姐:「我3個月無黎M了,同埋今年啲月經已經越來越少,兩三日就乾淨曬…」
患者病情:45歲羅小姐以往月經周期正常,每次行經5-6天乾淨。但近一年羅小姐發現月經量開始減少,兩三天乾淨,近三個月起停經。於是羅小姐懷疑自己踏入更年期,到西醫婦科診所求診,進行抽血檢查,發現FSH(促卵泡激素)上升至82mIU/ml(育齡期女性正常值為<30),提示卵巢機能減弱,進入更年期。但羅小姐希望可以延緩停經,而且為衰老感到擔憂,於是向張醫師求診。
醫師分析:張醫師仔細了解羅小姐的情況,認為雖然45歲仍屬正常更年期階段,但羅小姐腸胃功能低下、排便乏力、體格瘦弱、容易頭暈疲乏,體質虛弱也是導致較早收經的原因。透過整體調理,補益氣血,體質改善後,仍有不少個案有機會可延緩停經。
治療效果:張醫師為羅小姐處方補益氣血的內服中藥,當中以健脾、補腎為主要原則,加上羅小姐怕冷、四肢冰冷、易頭暈,張醫師加上艾灸治療,雙管齊下,溫陽補氣。第1周治療後,羅小姐表示服中藥期間大便非常暢通舒適,胃脹胃氣有改善。中藥和艾灸治療雙管齊下,接近2個月後,羅小姐月經來潮,經血鮮紅,共持續4天,羅小姐感到很驚喜及高興。
→→ 後續治療效果:羅小姐見治療期間體質有改善,腸胃和睡眠狀況良好,便堅持繼續定期調理,每月2次中藥及艾灸治療,之後羅小姐至今每月月經定時來潮,經血的狀況亦良好。
更年期是幾歲到幾歲?
更年期,又稱為絕經期,醫學上通常認為女性若在一年內沒有任何月經來潮即為進入更年期。大部份女性更年期發生在45至55歲之間,以49歲左右停經為最常見,但由於個人體質因先天基因、飲食、日常習慣、生育及手術史等有所不同,女性的踏入更年期歲數可有差異。
如何知道更年期到了?有什麼症狀表現?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漸減退,停止排卵,導致月經逐漸不規則,最終停止。這個過程中,女性體內荷爾蒙水平也會有所波動,引發身體和情緒上的變化,包括:
- 月經不規則:月經期周期變短或變長,間隔時間不固定。
- 停經:月經逐漸減少直至完全停止。
- 潮熱和盜汗:不由自主地發作性身熱,夜間睡眠時出汗。
- 性慾下降:對性生活的興趣減退。
- 骨質疏鬆:由於荷爾蒙水平的改變導致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
- 心情波動:情緒不穩定、易怒、焦慮等情緒問題。
- 阴道乾燥:陰道分泌物減少,性生活可能出現不適感。
女性亦可抽血檢驗FSH(促卵泡激素)和雌激素水平,若FSH(促卵泡激素)指數超過30mIU/ml,伴雌激素水平下降,便表示已經進入更年期了。
中醫如何改善更年期症狀?
中醫學認為更年期是女性體內陰陽失衡所致,常表現為潮熱、盜汗、失眠、情緒波動等症狀。中醫改善更年期症狀的方法主要包括通過中藥調理和針灸治療來調和人體的氣血功能。
中藥治療更年期症狀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配製中藥湯劑,常用的中藥包括當歸、白芍、川芎等,以調理患者的氣血,平衡陰陽,補益肝腎。通過長期服用中藥,可以緩解潮熱、盜汗等更年期不適症狀,提升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
針灸治療更年期症狀
針灸也是中醫治療更年期症狀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針灸可以調節患者的氣血循環,平衡陰陽,緩解潮熱、失眠等症狀。針灸治療還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波動,幫助患者渡過更年期的困擾。
40歲前卵巢早衰? 太早更年期會怎樣?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在40歲前開始衰退,進而導致月經不規則或停經的一種情況。
由於更年期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致性慾下降、陰道乾澀、鈣吸收減少、骨質疏鬆風險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另外,女性的皮膚也會有所改變。可出現乾燥、缺乏彈性。這些症狀會影響生活品質,但可透過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可得以改善。
中醫如何治療卵巢早衰?
中醫治療卵巢早衰的方法主要是通過中藥調理和針灸治療來補益肝腎氣血,促進卵巢功能恢復。以下是中醫治療卵巢早衰的一些常用方法:
- 中藥治療:
- 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配製特定的中藥湯劑。常用的中藥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等具有補血、調經、滋陰等功效的草藥。
- 中藥可以幫助調節內分泌系統,促進卵巢功能的恢復,改善月經不規則等問題。
- 針灸及艾灸治療:
- 針灸是一種通過在特定穴位刺激來調節體內氣血流動的方法,艾灸有溫陽補氣和暖宮的作用。對於卵巢早衰患者,針灸和艾灸可以幫助平衡身體陰陽,促進卵巢功能的恢復。
- 選擇適當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有助於調節內分泌系統,改善月經問題和相關症狀。
- 飲食調理:
- 中醫強調飲食與身體健康的關聯性。建議卵巢早衰患者遵循適宜的飲食原則,如多食補血、滋陰的食物,例如: 枸杞子、秋葵、山藥、黑芝麻,避免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