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個案]流產/小產後中醫推薦如何調理?食錯補品湯水有反效果?

[真實個案]流產小產後中醫推薦如何調理食錯補品湯水有反效果

流產或小產對於女性來說,不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需要花額外時間修復身心。今次張醫師為大家介紹流產及小產有什麼注意事項,應該如何調理及選擇補品,來讓子宮修復,以及分享一位香港患者的個案,流產後透過中醫藥調理後,成功生育健康寶寶。

中醫認為不同流產/小產手術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藥物流產:瘀血內阻

藥物流產適用於約7週內的孕期,成功率約95%,並非百份百。一部份患者服藥後未能完全排乾淨胚胎及組織,需再接受刮宮手術。一些接受藥物流產的女性,之後出現經痛、月經期多血塊等不適症狀,都是因為殘留組織或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瘀血內阻,令子宮內膜修復不佳,更有可能令之後懐孕胚胎難以著床。

吸宮/刮宮手術:氣血兩耗、腎氣損傷

吸宮及刮宮手術皆會造成出血,而刮宮對子宮內膜的創傷更大。女性常見月經量減少,經過調理可慢慢回復。如果過度刮傷子宮內膜,或多次進行刮宮手術,會導致女性的月經量明顯減少、月經停閉不來,甚至反覆流產。

中醫流產/小產後調理3大步驟

流產/小產後,子宮及荷爾蒙會經歷不同階段的變化。食療/湯水進補要講求合適時機,否則容易遺留不適症狀。

第1步:術後第1-2週(排瘀期),忌胡亂進補

此階段女性多數仍有出血及陰道分泌物,治療目標是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尤其對於藥物流產方式的女性來說特別重要。常用中藥輔助,例如益母草,山楂,以確保殘留組織排出乾淨以及子宮內血液循環良好,順利修復。切忌於此階段盲目開始進補,以免出血加劇及瘀血滯留。

第2步:術後第2-6週,中藥補益肝腎氣血

此階段的治療目標是修復子宮、提升氣血。常用紅棗、枸杞子、當歸、人參等中藥。刮宮手術出血量及損傷更大,使用的補益中藥更講究,而且患者亦應注意休息,忌操勞過度。每人的出血情況及殘餘組織排出的進度不同,建議諮詢中醫師尋求個人化方案。補益需在瘀血排淨後才可進行。

第3步:術後6週-2個月,調經及預防流產

大約於流產/小產1-2個月後,女性月經開始恢復,不少患者會發現月經較之前略減少,或出現經痛、血塊排出。因此,根據個人不同狀況,採用不同中藥補益氣血、疏肝行氣,有助於回復健康月經周期及平衡荷爾蒙。對於希望再次懷孕的女性,一般建議調理2-3個月以上,確保子宮環境良好,能預防再次流產。

香港中醫真實個案:多次流產,中藥艾灸調理成功受孕

劉小姐,32歲,香港上班族,3年內經歷2次流產(均於孕8週內胎停),西醫檢查無明顯器質性婦科疾病,流產原因不明。

平時症狀:

  • 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痛經
  • 腰酸、夜尿
  • 情緒焦慮,睡眠差

張醫師分析劉小姐為腎陽虛兼氣滯血瘀,導致胚胎著床後並不穩固。劉小姐來求診中醫時剛剛完成吸宮手術,張醫師為她開出溫經散瘀的處方善後。半個月後,開始為她以補肝腎,養氣血的方法調理,月經期間減輕痛經,及令血塊順利排出。

調理2個月後,劉小姐的各種症狀都有明顯改善,可以減藥,以一些食療,例如桑寄生蛋茶代替,並加入艾灸療法,溫經助陽。第6個月,劉小姐驗孕發現陽性! 為確保懷孕順暢,胎兒穩固。張醫師持續以安胎中藥為劉小姐調理至第12周(首3個月)。之後劉小姐在孕期中沒有明顯身體不適,定期覆診觀察身體狀況,最終足月誕下健康男嬰。

流產/小產常見補品陷阱:這些湯水別亂喝!

常見女性進補湯水或中藥材:

  • 四物湯:排瘀期過早服用恐增加出血量
  • 人參、雞湯:不適合體質燥熱的女性及排瘀期
  • 阿膠:瘀血未清時會阻滯氣血
  • 花膠:對於腸胃功能不佳,易消化不良的女性來說,容易阻滯氣機,反而令營養更難吸收

總括而言,經歷流產或小產,對女性的身心都是一次考驗。中醫調理根據個人體質分階段養護,而非盲目進補。錯誤的湯水或補品,可能加重出血、阻滯氣血,甚至影響日後的生育。中藥結合艾灸的個性化調理,能有效改善子宮環境、補益腎氣,為再次懷孕打下穩固基礎。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