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常見的痛症
香港痛症很常見,根據衞生署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香港年齡15歲及以上的人士中,每五人就有一人有腰背痛。[1]其他常見的痛症種類還有頭痛、肩頸痛、膝蓋痛、關節痛、腳痛、坐骨神經痛等等。不論是意外受傷、勞損、壓力情緒或內科疾病都有可能會引致痛症,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號,了解自己的痛症是慢性痛症或急性痛症,針對性地找出根源及最佳治療方法,尋找專業而合規格的痛症治療診所,可以徹底解決引致痛症的源頭。
了解痛症種類:急性、還是慢性痛症
急性痛症:指突然出現的痛症,由發病開始三個月期間內出現,多伴有紅、腫、熱等發炎表現。如有外傷史,應排除骨折、關節脫位或韌帶撕裂等相對嚴重的問題。
慢性痛症:痛症持續三個月或以上,已可定義為慢性痛症。慢性痛症影響近三成人口,有機會疼痛反覆出現,或持續性出現。即使痛楚不嚴重,如果是長期疼痛,代表問題根源並未解決,建議盡快求診治療。
止痛藥雖然可能有助舒緩痛楚,但大部份止痛藥都有副作用,且對某些痛症亦未必有效,而且長期服用強效止痛藥有機會出現耐藥性,所以通常都不建議過量或長期服用止痛藥。
急性痛症原因
急性痛症多是因為創傷、感染等原因引致,例如是急性腰扭傷、踝關節扭傷、肩關節、股骨頸骨折等。
處理急性痛症,消炎止痛和休息都很重要,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會演變成慢性痛症。在疼痛減輕後,仍要注意軟組織的恢復,並不是不痛就代表完全痊癒。
慢性痛症原因
持續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號,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勞損,長期反覆做單一動作,或身體骨架結構處於錯誤的位置,引致肌肉持續不理想地發力,種種原因都可以引致慢性痛症。另外一些特定的內科疾病也可以出現慢性疼痛,例如心臟問題容易出現肩痛,胃部問題容易引發脅肋疼痛等。
心理壓力引起的痛症
除了急性和慢性痛症,壓力、焦慮、失業或經濟問題等心理因素,也可能產生無明顯原因的痛症,嚴重甚至會出現全身性疼痛。中醫角度多是因為氣機鬱結,氣不通則痛。患者可透過與身邊可信賴的人訴說心中事、做運動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令情緒壓力得以舒發,或以心理輔導來了解自己的內心,解開心結,緩解疼痛。
可自行舒緩痛症方法
舒緩痛症方法 | 適應範圍 |
---|---|
止痛藥物 | 止痛藥及消炎止痛藥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痛楚,但是有些止痛藥有依賴性和副作用風險,不建議長期服用,服用前建議先向醫生查詢。 |
熱敷 | 熱敷局部可增加血液循環,適用於舒緩慢性炎症及痛症,例如慢性腰頸背痛或肌肉疲勞引起的痛症。一般建議用熱水袋或暖包外敷痠痛或持續疼痛的局部,如果病灶出現明顯的發熱,熱敷未必是個合適的方法。另外熱敷也要注意小心灼傷。 |
冷敷 | 冷敷,或凍敷主要用作處理急性痛症初起,受傷後24小時內患處有發熱徵狀的痛症可以考慮冷敷,幫助降溫消腫止痛。 |
穴位按摩 | 按壓痛症的特效穴,例如合谷穴等,或在病灶附近的穴位進行按壓,一般可舒緩肌肉緊張及減低痛楚 。 |
為甚麼會反覆出現疼痛?
有些疼痛像衣服上的污漬一樣,一但出現了,便很難弄消失。同一種疼痛反覆地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病灶未治癒、病因未消除。
一) 病灶未治療:
痛症的部位未必是病的根本病灶。例如很多時候頭痛只會想到頭部的問題,但大部分頭痛都是由頸部肌肉牽扯而導致,不一定只是頭部的問題。例如網球肘多半是前臂或上臂肌肉過緊,從而令到肱骨外髁出現炎症,而非單純手肘問題。如果單純消炎止痛,而沒有真正鬆解相關的肌肉,那麼疼痛就會不停反覆出現。
二) 病因未消除:
大部分的慢性疼痛都是由於錯誤或不良的姿勢所引致,如經常以半坐半躺方式坐沙發的人士很容易會出現腰痛。如果持續保持錯誤的習慣,就算已根治這一次的痛症問題,因為仍然不停地損傷身體,在治療後疼痛很容易會再次出現。
疼痛時服用止痛藥有用嗎?
止痛藥有很多種,一般容易購買的口服止痛藥主要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和撲熱息痛(Paracetamol),前者有消炎作用,後者雖然相對安全,但沒有消炎作用。
許多香港人會選擇在出現疼痛時,先自行購買止痛藥止痛,在難以忍受的情況下再找醫生就診。疼痛時服用止痛藥可以減輕痛苦,但並不代表已經治療痛症,長期單純依賴止痛藥,可能會出現耐藥性,即服用藥量增大才能止痛的情況。
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號,讓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出錯了,要盡快解決,無視疼痛可以引致嚴重的後果。而且如果接連服用止痛藥依然無明顯效果,更應該即時停止自行服藥,而是前往合資格的痛症治療診所,詢問醫師的專業意見。
怎樣可以解決疼痛問題? 尋求 痛症 治療專業意見
要徹底解決疼痛,經驗豐富的痛症醫師首先會找出引致疼痛的原因。在疼痛嚴重的時候,醫師也可能會處方止痛藥,讓患者緩解痛楚,但同時需要配合針對性的治療。
以中醫為例,在許多中醫診所主要是採用針灸治療、拔罐治療或推拿手法等處理痛症問題,亦會有痛症中心會詳細分析患者疼痛的成因,再尋根地找出問題的源頭,如果痛症是源於臟腑失調,那麼服用中藥也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對於筋骨的損傷疼痛,除了可以進行痛症治療外,配合適當的復康運動也非常重要,正確的功能鍛鍊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和柔軟度,令關節和結構更加穩定,減少再次受傷機會。
*每個人的病況不同,有關個人合適的治療方法,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1]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2017)。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取自網址:https://www.chp.gov.hk/files/pdf/chapter_3_ch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