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介紹及注意事項

針灸後注意事項

西醫蓬勃發展下,中國傳統針灸療效,反而得到了更多科學研究支持和實證,許多臨床研究報告證明[1],針灸不僅能夠緩解,亦能治療多種疾病。

中醫針灸前後注意事項

現代中醫診所也順應而生,要確保針灸療程有效和安全。一些針灸前後的注意事項可以留意。

針灸前有那些準備?

中醫師先會進行問診,查詢過往病歷,讓中醫師在針灸前,衡量是否適合針灸,和選擇合適的穴位。
針灸前避免過度操勞或前一晚太夜睡覺。
針灸前可先去洗手間,避免針灸進行期間時突然有生理需要。
針灸前不宜太餓或吃太飽,造成療效不佳。
針灸前可靜下來,心情放鬆,穩定情緒。

針灸時注意事項

盡量保持冷靜,特別是初次進行針灸的人士不用驚慌,當過度緊張時,肌肉會繃緊,或會因此增加疼痛感。
針灸過程中可用最舒服的方式躺卧或伏卧,放鬆身心,下針後盡量避免移動。
紅外線照射或艾灸治療時,如感到過份灼熱,應立刻告訴中醫師師或其助手。
針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輕微酸、麻、痛的感覺,這些是正常的針刺反應,不必擔心。
若治療期間有劇痛,或感到頭暈、眼花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告訴中醫師師或其助手。

針灸後注意事項

落針處可能有皮下出血或青腫現象,不必緊張,數日後自會消失。
有些氣血不足的人針灸後,會感到針口酸痛,狀態更有機會持續數小時至數日,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可暖敷局部增加血液循環,能更快消除酸痛的後遺症。

針灸作為古老的醫療智慧,以其獨特的療效,在現代醫療領域中繼續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醫針灸推薦 - 用針安全、成效佳

Cosima 針灸療程是採用毫針,全部100%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用完即棄,刺入穴位而進行安全針灸治療。針灸中醫師活用千年中醫理論,經過嚴格訓練,有效為病人疏通經絡、調和臟腑,使病人心情放鬆和鎮靜,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每個人都適合中醫針灸療?

中醫針灸療法對部份人都合適,不過如果患者容易暈針、患有糖尿病、懷孕、配戴心臟節律器、服用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障礙的病人、罹患傳染性疾病者,有可能不適宜針灸,針灸前必須先主動告知醫師,再由醫師作出即場判斷及評估是否適合進行針灸治療。

Reference

[1] South Med J . 2005 Mar;98(3):330-7. doi: 10.1097/01.SMJ.0000140834.30654.0F. Acupuncture: a clinical review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