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聚餐後消化不良胃炎發作?中醫消滯茶飲降胃氣改善便秘

節日聚餐後消化不良胃炎發作-中醫消滯茶飲降胃氣改善便秘

節日聚餐的時候,很容易進食過量而消化不良。也有一些患者平日腸胃功能不佳,就更容易有「食滯」的情況,出現胃氣胃脹、胃痛、便秘、胃酸倒流等症狀,甚至患慢性胃炎。透過中醫中藥的運用,可以調理脾胃,消滯化濕,促進消化系統的順暢運作。消滯茶是其中一種簡易食療法,舒緩消化不良。

中醫消滯茶飲改善消化不良

以下為大家介絡幾款常用的消滯茶配方,做法簡易,只需將所用材料放入保溫瓶,加入開水浸泡15分鐘以上即可飲用。如果希望更快泡出味道和功效,也可以煎煮5分鐘。

陳皮山楂消滯茶

材料包括:陳皮1角、山楂5g

功效:功效:陳皮理氣化濕和胃,山楂消食化積

這款消滯茶適合於食滯後消化不良(尤其進食過多肉類),許多消滯茶配方都是在此基礎上加減變化。

生薑陳皮暖胃茶

材料包括:生薑5片、陳皮1角

功效:生薑可溫胃止嘔散寒,陳皮理氣化濕和胃

這款消滯暖胃茶適合吃得太多生冷食物、雪糕、甜品後化解寒濕。

決明子通便茶

材料包括:決明子5g、菊花3g、山楂5g

功效:決明子潤腸通便,菊花清肝明目,山楂可消食化積

這款茶消滯通便茶尤其適合於積滯造成的便秘、口臭的熱氣情況。但如果是腸胃虛弱的人士,平時已經容易腹瀉,就不太適合了。

長期胃脹不適? 慢性胃炎有什麼症狀?

如果長期胃部不適、脹氣,喝了消滯茶也無法改善,有可能是患上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長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的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

  1. 腹痛或不適感,通常在胃部或上腹部。
  2. 消化不良,包括噁心、嘔吐、胃灼熱感,食慾不振。
  3. 腹部脹氣和胃脹感。
  4. 食物不耐受,尤其是對脂肪或辛辣食物的耐受性下降。
  5. 口臭、口苦、口乾等口腔不適症狀。

為什麼會患上慢性胃炎?

  1. 不良飲食習慣:食用過多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不定時、長期過飢過飽的狀態可引起慢性胃炎。
  2. 情緒壓力:長期壓力對消化系統有不良影響,可引起或加重慢性胃炎,這個成因在現代都市越來越普遍。
  3.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是慢性胃炎常見的成因之一,可透過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檢查來診斷。
  4. 長期使用藥物:如阿司匹林等,有機會誘發慢性胃炎。
  5. 過度飲酒:酒精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過度飲酒可引起慢性胃炎。
  6. 吸菸:煙草中的化學物質可導致胃部炎症。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胃炎?

中醫治療慢性胃炎通常包括綜合應用針灸、中藥、飲食調理和適當的生活方式改變。以下是一些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

  1. 中藥治療: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症狀處方中藥,當中常以健脾和胃,化濕行氣為主,結合每人不同體質特性作出調整,常用方劑包括香砂六君子湯、保和丸等,以調理胃腸功能、舒緩慢性胃炎。
  2. 針灸治療:針灸可以調節體內氣血陰陽平衡,緩解胃痛胃脹、改善消化功能和通便。
  3. 飲食調理:中醫強調飲食與健康的關聯性,建議患者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情志調理:中醫認為情志與胃腸健康密切相關,建議患者避免情緒過度波動,保持心情愉快。
  5. 適當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消化功能,中醫常推薦散步、太極拳等適合患者的運動方式。

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應當尋求專業的中醫醫師診斷和治療,因為每個人的症狀和體質都有所不同,治療應當因人而異。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