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坊間認為如果多吃雞翼、豆漿等雌激素的食物,會直接增加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風險。到底這說法孰真孰假?本文將以中醫角度為大家破解坊間迷思!事實上,飲食習慣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反而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等原因更為常見。
根據中醫的理論,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原因可能是臟腑失調,氣血不和,或情志內傷所致。或因多進食寒性或生冷食物等飲食習慣,令血液遇寒則凝滯,血液凝滯將使經血排出不順暢,淤血長期累積下來,進而容易生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但攝取適量雌激素食物這個飲食習慣並非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成因。以下將針對豆漿、雞翼這兩大類常被坊間誤傳為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飲食習慣作出平反!
豆漿
黃豆中含有被稱為植物性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但其異黃酮含量大約只有2~0.4 %,如此微量的異黃酮不足以影響體內的荷爾蒙狀態。換言之,除非每天吃超過一公斤黃豆或喝十公升豆漿,否且並不足以對體內荷爾蒙狀態產生明顯的影響。
雞翼
坊間流傳大多雞隻都被注射生長荷爾蒙,令荷爾蒙含量高。但其實,現時雞農已不會使用激素,因為現在的飼料營養比以前好,雞隻都比以前大得快。加上,現時使用添加激素的成本不低,近10幾年已沒有人使用。因此,不會因為食太多雞翼而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故此,雖一般坊間認為如果多吃雞翼、豆漿等雌激素的飲食會增加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風險。但其實這只是不經證實的傳聞,而事實上子宮內膜異位症並非因為飲食而出現,反之其發生原因可能與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有關,包括遺傳、免疫系統異常、荷爾蒙失調等。